來源:佚名 2021-11-09 閱讀(1036)
知識產權侵權問題,目前備受關注,那么怎么判定知識產權侵權?
2014年底,北京、廣州、上海相繼成立知識產權法院。與此同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明確指出,知識產權法院要配備技調官。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技調官參與知識產權案件訴訟活動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公布,《規定》明確,審理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的人民法院實行技調官制度。這標志著我國首次確立技調官制度。根據這一規定,技調官可以圍繞技術事實爭議焦點,就調查范圍、順序、方法等提建議,還能參與調查取證、勘驗、保全,以及詢問、聽證、庭前會議、開庭審理等。
幾個月后,我國指派技調官出庭的第一案——禮來公司訴常州華生制藥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上訴案在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正式開庭。該案審理過程中,技調官葛永奇參與查明技術問題,并與當事雙方及律師交流。最終,法官判定華生制藥有限公司沒有侵犯禮來公司的專利權,糾正了一審的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錯誤。
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技調官參與知識產權案件訴訟活動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公布,《規定》明確,審理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的人民法院實行技調官制度。這標志著我國首次確立技調官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訴訟服務中心主任廖繼博介紹,最高人民法院不斷推動完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建立全國法院技術調查人才庫及全國共享機制,已入庫450余名技調官和技術咨詢專家,覆蓋30多個技術領域,初步實現全國范圍共建共享、按需調派,有效緩解技術類案件事實查明難題。
2019年至2020年,各地法院技調官、技術咨詢專家參與了5226起案件的技術事實查明工作。
與一般法律案件不同,技術類案件不僅涉及法律糾紛,還涉及到技術爭議。理解涉案技術是法官做出裁決前的第一道關。
而這些技術專利可能屬于機械、計算機、通信、醫藥領域,也可能涉及生物、人工智能、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有些案子甚至是多學科交叉。
面對艱深晦澀的理工科語言,只有法學專業背景的趙明起初有些畏難?!皠傞_始確實覺得挺困難。因為剛剛接觸知識產權審判不久,面對的又是審理難度大的專利案件,對專利法和技術問題都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p>
v